鸣镝|“剩菜盲盒”如何不掉粉

近几年,“盲盒经济”蓬勃发展起来,以其内容的不确定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,同时带动了众多的消费行业发展,各式各样的“盲盒”层出不穷。

最近,四川成都等地就掀起了“剩菜盲盒”的消费热潮,有网友表示“手速慢了还会抢不到”。


(资料图)

这里提到的“剩菜”,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客人吃剩的餐食,而是商家将临期或当日打烊前未售出的食品,包装成“盲盒”,再以大额度的优惠价格在软件上卖给消费者。由于形式新颖、价格划算,这种“剩菜盲盒”渐渐走入年轻消费者的视野,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。

抢“剩菜”?图啥?

“剩菜盲盒”的走红,在于其低价、量大、节约。在B站、抖音等社交平台上,7.9元的小笼包套餐、原价20元至30元的餐食只需要半价就能买到……

而对于商家来说,“剩菜盲盒”可以避免食品浪费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量临期食品堆积的压力,减少损失。其次,其优惠的价格还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顾客,提高店铺的客流量和知名度,可以说是一举多得。

“薅羊毛”,要谨慎!

“剩菜盲盒”的发展前景可观,但同时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——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。比起“盲盒”,或许有一部分消费者更关注它是“剩菜”,其本身就有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。

“剩菜盲盒”虽然看不见盒中的食品,但食品质量和安全应当被看见,维护剩菜盲盒市场的健康发展还需多方共同努力。

“剩菜盲盒”平台应对入驻商户加大审核力度,确认商户的开店资质,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,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。更重要的是,商家需依法诚信经营,明确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、保质期等关键信息,并如实告知消费者。

对于消费者而言,也应该增强理性消费意识,谨慎选择“剩菜盲盒”产品,不能因打折便宜而大量囤购。

在此基础上,加强监管才是王道。市场监管部门必须严格监督,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与规范,不能让“剩菜盲盒”成了食品安全盲区、监管盲区。对于违规行为和食品安全事故,更应加大处罚力度,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
作者 | 高斯文

图源 | 网络

审校 | 杨泽英

责编 | 张钰坤、刘丽颖(实习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6维革新 华硕RTX 4060显卡耀世登场 每日关注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热门推荐